世界上最早的雜志是1665年由法國人薩羅在阿姆斯特丹創辦的《學者雜志》,由此開始了雜志經久不衰的歷史,也打開了雜志印刷之門。
150年后的1833年7月,德國漢學家郭時臘在廣州創辦了《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》,它標志著中國的雜志之路由此開始,而中國也開始致力于雜志的印刷和制作,并一直延續至今,與國際接軌,引入了各種新潮的理念和先進的思想。
雜志發展的伊始,各類雜志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,不管是在色彩的運用還是在設計的創意上都差不多,極易造成讀者的混淆,后來制作者發現了其中的不足,并開始了改進,由此,雜志開始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了分類,分別可以按學科和按內容進行不同的分類。
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,人與人、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被縮得越來越短,近幾年,許多國外的雜志出版商紛紛看中了中國國內市場,而國內的人們也需要通過雜志這個途徑,了解更多國外的資訊,雜志的涵蓋內容比較廣泛,時尚雜志、娛樂雜志、實事雜志等,從不同的角度對熱點和事件進行分析,給了我們國內讀者更為新穎的文學體味,而這些無疑是在無形中對國內雜志印刷行業的沖擊,也就迫使國內的雜志印刷企業要不斷地反省對市場的把握,認真檢視自身在發展中存在的不足,取長補短,這樣才更有利于自身和行業的共同發展。
本網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權益,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。